学员分享:看见佛陀的觉悟
2018-01-05 来自: 内在探索心身健康咨询管理服务平台 浏览次数:658
世界杯 www.exploringlyyours.com 我在嘉堡老师的引导中不断看见佛陀,觉得他十分伟大、慈悲,就是神的化身,我可以追随他,但是无法理解他。我愿意为他奉献灵魂和生命,却无法去真正去履行他的教导。这种感觉很奇怪。直到嘉堡老师让我去体验佛陀的觉悟,我才发现我自己陷入了某种错误的信念中。我居然在引导中体验了佛陀的觉悟状态,觉悟的过程,那种感觉真的是毕生难忘的美妙。
首先嘉堡老师让我去感受佛陀的六年苦行。我的体悟是,佛陀当时将肉体和精神分离开了。他认为精神会被受限在肉体中,只要有肉体就会让精神痛苦。例如世界杯的吃喝玩乐,或者说生离死别,都是以这个肉体为基础的存在,世界杯在取悦世界杯的肉体,保养肉体。所以佛陀的苦行,是要肉体受苦,痛苦到精神想要摆脱肉体,这个时候精神才会真正不顾及肉体,而开始想要觉醒。然而这个方法是错误的,错误的将肉体与精神分开了。就好像一只乌龟,缩在壳子里,你想要让它出来,只是一直敲打壳子,让它痛苦,之后舍弃壳子,这是不可能的。如果壳子因为敲打而破裂,那么乌龟也就死了。灵魂和肉体是一体的,灵魂需要肉体去体验,不可以单纯的用折磨肉体的行为去逼迫灵魂寻求解脱。
所以佛陀放弃了。他离开了苦行林,开始了新的旅程。他开始内观自己。嘉堡老师引导我去看,佛陀在菩提树下如何觉悟。我看到佛陀经历了累世累劫的痛苦,一次次生老病死,一次次生离死别。你能想象,你的挚爱亲人在你面前死亡,而你无能为力的感觉吗?那种感觉持续了几百万次。每一次都是挚爱,而每一次的对象又都不同,那种痛苦,我当时感受到几乎要窒息了,是一直撕裂的感觉,撕心裂肺痛彻心扉,生不如死。老师问我,是什么让佛陀坚持下去的。我感受到的是,是不想再如此痛苦下去。他不想再继续痛苦,就必须面对痛苦。就像孙文先生说:欲得民主之幸福,必经民主之痛苦。嘉堡老师在课程上也说,要面对痛苦,面对黑暗,之后穿越。你必须要去再次经历它。
佛陀就是如此,直到他经历了所有痛苦后,他开始总结他们,对比、归类,生老病死、怨憎会、爱离别、求不得,苦集灭道,种种种种。后继续观察,我将它们视为痛苦的根源在哪里?我是如何建立“它们是痛苦”这个信念的?我真的如此看待它们吗?他不断的对比。例如死亡,一世一世的死亡,我在惧怕什么?死亡之后又是生,那么为什么害怕?当他看到了所有的点,就是从时间、空间、个人、众生,各个角度去看。那时候你就发现,那原本就是规律,是法则,不是苦,之所以认为是苦,是因为肉体限制了精神,世界杯的灵魂局限在了肉体的五感中,所以世界杯会有那种感知。这就是一种信念,若是不能解决信念,就无法改变苦,因为你已经认定那是苦了。就如世界杯要去吃榴莲,开始尝试的时候觉得难吃,吃的时候很痛苦,但是一旦你认真面对它,去感受,去体验,去尝试,一次次尝试后,你突然发现它的美妙,你的感觉就转变了,你以前的那些因为要吃它的痛苦就消失了,反而觉得自己以前体验如此美好的东西居然痛苦。
这就是佛陀的心境,当他通过总结、对比、归类将苦解构,他就发现体验的美妙,生命的真相。他发现了真正的实相规律,他那一刻的喜悦,是无法言表的,所以他就去第一时间的分享。他要分享给众生听,让他们转念,换个角度去感受。之后教导他们如何面对苦,如何解析苦。就好像老师的课程一样,就是改变对苦的信念,这个让你觉得那是痛苦的信念是如何建立的。而觉悟从来就不是一次性的终点,反而是一个点一个点的觉悟,例如觉悟了生死,觉悟了爱恨,觉悟了轮回,是可以一个点一个点去体悟的。我这次引导中就有体会,体会到觉悟的感觉。并非觉悟后就不会面对那些事情,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变了。
佛陀在那一世对我说:“众生必经历痛苦之痛苦,必经历轮回之轮回?!彼郎椭谏逖榈挠缕粝?,告诉众生那不是苦,那是幸福的体验。他甚至没有慈悲,也没有伟大,他就是单纯的要分享,让其他人知道。就是好像我知道新加坡好玩,我要带你们去玩一样,没有尊卑之分,也没有上下之别,只不过是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而已。 世人之所以把他神圣化,是因为世人不想按照他真正的理念去做,他们只是为了凸显佛陀的神圣,而给自己不去履行佛陀教诲找个理由。因为他们不想面对哪怕是一世中的一点点痛苦。所以他们合理化自己,神圣佛陀,佛陀是神,佛陀做得到,世界杯做不到很正常。这样的理念只会让人继续痛苦下去。佛陀就好像吃到了好吃的食物,想要分享给众人,你要,就拿,不要,就离开。佛陀不会有丝毫感觉,多也只是遗憾而已。 嘉堡老师的课程也是如此,面对痛苦,类比、归类,找到是什么信念让你认为那是痛苦,之后引导你从各个角度去看清实相。终建立新的信念。我真的很感动老师这个课程的创立。让两千五后佛陀的教诲继续纯洁起来,不再是受限于小我的解读。它真的是一门让人离苦得乐的技术。 有时候我觉得可笑的是,所有的科学、理论,技术都在进步,现在的手机都与以前的形式不同,还有会计、电脑、法律…的都在进步,为什么只有觉悟这件事是必须静止的? 嘉堡老师的课程也是如此,面对痛苦,类比、归类,找到是什么信念让你认为那是痛苦,之后引导你从各个角度去看清实相。终建立新的信念。我真的很感动嘉堡老师这个课程的创立。让两千五后佛陀的教诲继续纯洁起来,不再是受限于小我的解读。它真的是一门让人离苦得乐的技术。 ps:下面图片是嘉堡老师给我在他书上面的签名。他早就告诉了我,履行生命蓝图只会让自己平安,而不是纠结。我在引导后才真正发现了这个点。之前捆绑似的那种痛苦纠结,简直就是愚蠢。就好像你一直觉得榴莲很难吃,纠结着要吃、不要吃,突然有一天发现原来这么好吃。你之前的痛苦到底是什么呢?我都很后悔让自己多等了一年才真的下决心去面对!多了一年痛苦,少了一年喜悦的体验。 感恩嘉堡老师带来的技术和课程!无限的爱与感谢,回归灵性的平安!